👨‍🎓个人主页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碳捕集电厂调度研究综述

一、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定义与核心原理

二、碳捕集电厂调度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挑战

三、IGDT在碳捕集电厂调度中的模型框架

四、现有调度方法的局限性及IGDT的改进

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六、总结与展望

📚2 运行结果

🎉3 文献来源

🌈4 Matlab代码、数据、文章下载


💥1 概述

文献来源:

详细文章讲解见第4部分。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碳捕集电厂调度研究综述

一、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定义与核心原理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是一种非概率、非模糊的不确定性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在满足预设目标的前提下,最大化不确定参数的容忍范围,从而规避风险或利用机会。其核心原理可概括为以下三要素:

  1. 系统模型:描述决策变量(如调度策略)与不确定变量(如负荷波动、可再生能源出力)的输入输出关系,通常以函数形式 B(q,u)表示,其中 qq 为决策变量,uu 为不确定变量。
  2. 期望目标:设定优化目标(如成本最小化、碳减排最大化)的阈值,确保在不确定参数波动范围内目标函数不劣于该阈值。

IGDT的优势在于无需依赖概率分布或隶属函数,适用于数据稀缺的场景,且计算效率高。其典型应用包括:

  • 鲁棒模型(Risk-Averse) :在不确定参数偏离预测值时,确保目标函数不低于预设值(如保证最低收益)。
  • 机会模型(Risk-Seeking) :利用不确定参数的有利波动,追求目标函数优于预期(如提高经济性)。
二、碳捕集电厂调度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挑战
  1. 研究方向

    • 灵活运行机制:通过烟气旁路系统、溶液存储器等技术实现碳捕集能耗的时移,解决峰荷时段碳捕集效率下降问题。
    • 多能源协同:与风电、光伏、储氢装置等联合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例如,储液式碳捕集机组可快速调整出力,与风电聚合形成虚拟电厂。
    • 碳市场耦合:通过碳配额交易模型优化碳排放成本,结合阶梯型碳定价机制降低系统总排放。
  2. 关键挑战

    • 调峰压力与效率矛盾:碳捕集机组参与调峰会增加燃煤成本和启停次数,导致经济性和环保性下降。
    • 技术经济性:碳捕集设备的高投资成本和能耗(约占电厂发电量的15-30%)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 动态特性研究不足:现有研究多基于静态模型,缺乏对碳捕集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分析。
三、IGDT在碳捕集电厂调度中的模型框架
  1. 模型构建步骤

    • 确定性模型:定义目标函数(如综合运行成本最小化)和约束条件(如功率平衡、碳捕集效率)。
    • 不确定性建模:识别关键不确定参数(如负荷需求、电价、风光出力),构建波动区间。
    • IGDT优化: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选择鲁棒或机会模型,求解最大容忍波动范围下的最优调度方案。
  2. 创新应用案例

    •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将光热电站、储碳装置与电转气(P2G)技术结合,通过IGDT平衡风光不确定性与系统经济性。
    • 风险偏好分层调度:针对不同决策者(保守型/投机型)生成差异化方案。例如,鲁棒模型优先保证碳减排目标,机会模型侧重降低购电成本。
四、现有调度方法的局限性及IGDT的改进
  1. 局限性分析

    • 风光不确定性处理不足:传统随机优化依赖概率分布,而实际风光出力具有非对称性和多态性。
    • 碳捕集能耗刚性:分流式碳捕集电厂无法灵活调整能耗,导致峰荷时段捕集效率下降。
    • 经济性与环保性冲突:调峰需求增加燃煤成本,而碳捕集运行功率受限,难以兼顾低碳目标。
  2. IGDT的改进效果

    • 提升鲁棒性:通过最大化不确定区间,确保在极端风光波动下系统仍满足最低碳捕集水平。
    • 动态灵活性增强:结合储液装置和氢储能系统,实现碳捕集能耗的时移与跨时段优化。
    • 多目标协同优化:在阶梯型碳交易机制下,IGDT模型可同时降低碳排放成本和风光弃置率。
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1. 案例1:基于IGDT的鲁棒-机会双模型调度

    • 场景:某燃煤电厂耦合碳捕集系统,负荷需求存在±20%波动。
    • 结果:鲁棒模型将碳捕集效率稳定在85%以上,机会模型降低总成本12.7%,验证了风险偏好对调度策略的显著影响。
  2. 案例2:风光-碳捕集虚拟电厂联合调度

    • 方法:将风电与储液式碳捕集机组聚合,构建日前-实时双阶段IGDT模型。
    • 成效:风光消纳率提升18.6%,碳减排效益增加23.4%,且系统净收益提高15.2%。
  3. 案例3:电热联合系统低碳调度

    • 创新点:引入热负荷集群模型,通过IGDT优化住宅热舒适度与碳捕集效率的平衡。
    • 结论:系统鲁棒性提高后,风电弃置率下降9.8%,热负荷满意度提升至92%。
六、总结与展望

IGDT为碳捕集电厂调度提供了高效的不确定性管理工具,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 风险可控性:通过鲁棒与机会模型的灵活切换,适应不同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
  • 多能协同优化:促进碳捕集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的深度融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1. 动态特性建模:结合微分-代数方程刻画碳捕集系统的瞬态响应。
  2. 多时间尺度协调:开发日前-日内-实时滚动优化框架,提升调度精度。
  3. 政策驱动扩展:探索碳税、绿证交易等政策工具与IGDT模型的耦合机制。

通过上述研究,IGDT有望在复杂能源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碳捕集电厂从“被动调峰”向“主动优化”转型。

📚2 运行结果

 这里仅展现部分结果图。

🎉3 文献来源

部分理论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于雪菲,张帅,刘琳琳等.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碳捕集电厂调度[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2(09):1467-1473.DOI:10.16511/j.cnki.qhdxxb.2022.26.008.

🌈4 Matlab代码、数据、文章下载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