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类型相关函数

  1. int()
  • 功能:将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转换为整数。例如,int("5")会将字符串 "5" 转换为整数 5,int(5.8)会将浮点数 5.8 转换为整数 5(截断小数部分)。
  • 应用场景:在进行数学运算或者需要整数类型的数据时非常有用。比如在计算用户输入的数字之和,用户输入的数字可能是字符串形式,就需要先转换为整数。

  1. float()
  • 功能:将一个字符串或整数转换为浮点数。例如,float("3.14")会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 3.14,float(3)会将整数 3 转换为浮点数 3.0。
  • 应用场景:在涉及到小数的数学运算,如计算圆的面积(),半径可能是用户输入的整数,需要转换为浮点数来进行精确的面积计算。

  1. str()
  • 功能:将其他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列表等)转换为字符串。例如,str(5)会将整数 5 转换为字符串 "5"。
  • 应用场景:当需要将数据拼接成文本信息时使用。比如在生成包含数字的提示信息,如 “您输入的数字是:{数字字符串}”。

  1. bool()
  • 功能:将一个值转换为布尔类型。在 Python 中,几乎所有的值都可以转换为布尔值,其中 0、空字符串、空列表等会转换为 False,其他非零数字、非空字符串等会转换为 True。例如,bool(0)为 False,bool("abc")为 True。
  • 应用场景:在条件判断语句中经常使用,比如判断一个列表是否为空来决定是否执行某些操作。

二、字符串函数
 

  1. len()
  • 功能:返回字符串的长度。例如,len("python")返回 6。
  • 应用场景:可以用于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或者计算一段文本的字符数。

  1. lower()
  • 功能:将字符串中的所有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例如,"PYTHON".lower()返回 "python"。
  • 应用场景:在进行字符串比较时,不区分大小写的情况下很有用。比如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是否正确,不考虑大小写。

  1. upper()
  • 功能:将字符串中的所有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例如,"python".upper()返回 "PYTHON"。
  • 应用场景:在生成统一格式的文本,如标题全部大写时使用。

  1. strip()
  • 功能: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等)。例如," python ".strip()返回 "python"。
  • 应用场景:在处理用户输入的文本,去除不必要的空白时很有用。

  1. split()
  • 功能:根据指定的分隔符将字符串分割成一个列表。例如,"python-java".split("-")会得到["python", "java"]
  • 应用场景:在处理包含多个数据的字符串,如 CSV 格式的文本(以逗号分隔的数据)时,可以将其分割为列表进行后续处理。

  1. join()
  • 功能:将一个可迭代对象(如列表)中的元素用指定的字符串连接起来。例如,"-".join(["python", "java"])会得到 "python - java"。
  • 应用场景:在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本,如将一个列表中的文件名用逗号连接成一个字符串来显示文件列表时使用。

三、列表函数

  1. append()
  • 功能:在列表的末尾添加一个元素。例如,my_list = [1, 2]; my_list.append(3),此时my_list变为[1, 2, 3]
  • 应用场景:在动态添加数据到列表中时使用,比如在一个购物清单列表中添加新的商品。

  1. pop()
  • 功能: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是最后一个元素),并返回该元素。例如,my_list = [1, 2, 3]; popped_item = my_list.pop(),此时my_list变为[1, 2]popped_item为 3。
  • 应用场景:在需要删除并获取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时使用,比如实现一个栈(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1. insert()
  • 功能:在列表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例如,my_list = [1, 3]; my_list.insert(1, 2),此时my_list变为[1, 2, 3]
  • 应用场景:在需要将一个元素插入到列表特定位置时使用,比如在一个有序列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使其保持有序。

  1. remove()
  • 功能:移除列表中指定的元素。例如,my_list = [1, 2, 3]; my_list.remove(2),此时my_list变为[1, 3]
  • 应用场景:在需要删除列表中某个特定元素时使用,比如从一个用户列表中删除某个指定的用户。

  1. sort()
  • 功能: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例如,my_list = [3, 1, 2]; my_list.sort(),此时my_list变为[1, 2, 3]
  • 应用场景:在需要对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如按照数字大小或者字母顺序排序时使用。

四、字典函数

  1. keys()
  • 功能:返回字典中的所有键组成的视图。例如,my_dict = {"name": "python", "version": "3.9"}; keys_view = my_dict.keys()keys_view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包含 "name" 和 "version"。
  • 应用场景:在需要遍历字典的所有键时使用,比如检查字典中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的键。

  1. values()
  • 功能:返回字典中的所有值组成的视图。例如,my_dict = {"name": "python", "version": "3.9"}; values_view = my_dict.values()values_view包含 "python" 和 3.9。
  • 应用场景:在需要获取字典中的所有值进行统计或者其他操作时使用,比如计算字典中所有值的总和。

  1. items()
  • 功能:返回字典中所有键值对组成的视图,每个键值对是一个元组。例如,my_dict = {"name": "python", "version": "3.9"}; items_view = my_dict.items()items_view包含("name", "python")("version", "3.9")
  • 应用场景:在需要同时遍历字典的键和值时使用,比如更新字典中的多个值。

  1. get()
  • 功能:获取字典中指定键的值,如果键不存在,则返回默认值(默认值可以指定,默认为 None)。例如,my_dict = {"name": "python"}; value = my_dict.get("version", "not found"),此时value为 "not found"。
  • 应用场景:在不确定字典中是否存在某个键,但又不想引发键错误时使用,比如从一个配置字典中获取某个配置项的值。

五、文件操作函数

  1. open()
  • 功能:打开一个文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可以指定文件的打开模式(如读模式 "r"、写模式 "w"、追加模式 "a" 等)。例如,file_obj = open("test.txt", "r")打开一个名为 test.txt 的文件用于读取。
  • 应用场景:在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之前,必须先打开文件,这是文件操作的基础步骤。

  1. read()
  • 功能:从文件对象中读取数据。可以指定读取的字节数。例如,data = file_obj.read()会读取文件中的所有内容,data = file_obj.read(10)会读取文件中的前 10 个字节。
  • 应用场景:在需要读取文件内容,如读取文本文件中的文本或者二进制文件中的数据时使用。

  1. write()
  • 功能:向文件对象中写入数据。例如,file_obj = open("test.txt", "w"); file_obj.write("Hello, World!")会将 "Hello, World!" 写入到 test.txt 文件中。
  • 应用场景:在需要向文件中写入数据,如记录日志、保存用户输入等情况时使用。

  1. close()
  • 功能:关闭文件对象。例如,file_obj.close()
  • 应用场景:在完成文件的读写操作后,必须关闭文件,以释放系统资源。

六、数学函数​​​​​​

  1. abs()
  • 功能:返回一个数的绝对值。例如,abs(-5)返回 5,abs(3.14)返回 3.14。
  • 应用场景:在计算距离、误差等不考虑方向的数值时使用。

  1. max()
  • 功能:返回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等)中的最大值。例如,max([1, 3, 2])返回 3。
  • 应用场景:在找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时使用,比如在一个成绩列表中找出最高分。

  1. min()
  • 功能:返回可迭代对象中的最小值。例如,min([1, 3, 2])返回 1。
  • 应用场景:在找出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时使用,比如在一个成本列表中找出最低成本。

  1. sum()
  • 功能:返回可迭代对象中所有元素的总和。例如,sum([1, 2, 3])返回 6。
  • 应用场景:在计算一组数字的总和时使用,比如计算购物清单中所有商品的总价。

七、控制流相关函数​​​​​​

  1. range()
  • 功能:返回一个可迭代对象,表示一个整数序列。可以指定起始值、结束值和步长。例如,range(1, 5)返回 1、2、3、4,range(1, 10, 2)返回 1、3、5、7、9。
  • 应用场景:在循环中用于控制循环次数,比如遍历一个序列或者执行一定次数的操作。

  1. enumerate()
  • 功能:在遍历可迭代对象时,同时返回元素的索引和元素本身。例如,for i, element in enumerate(["a", "b", "c"])会得到i = 0, element = "a"; i = 1, element = "b"; i = 1, element = "c"
  • 应用场景:在需要同时知道元素的位置和内容时使用,比如在一个列表中更新元素的位置信息。

最后这里免费分享给大家一份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包含视频、源码。课件,希望能帮到那些不满现状,想提升自己却又没有方向的朋友,也可以和我一起来学习交流呀。

编程资料、学习路线图、源代码、软件安装包等!【点击这里】领取!
① Python所有方向的学习路线图,清楚各个方向要学什么东西
② 100多节Python课程视频,涵盖必备基础、爬虫和数据分析
③ 100多个Python实战案例,学习不再是只会理论
④ 华为出品独家Python漫画教程,手机也能学习
⑤ 历年互联网企业Python面试真题,复习时非常方便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