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课程分为五节课,会系统性的介绍sd的全部功能和实操案例,让你打下坚实牢靠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学Stable Diffusion,它究竟有多强大?

二、三分钟教你装好Stable Diffusion

三、小白快速上手Stable Diffusion

四、Stable diffusion知识补充

五、大神的模型从哪来

花了很多时间才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Stable diffusion知识补充

这一节是SD剩余功能的一些补充知识,大家不用担心SD功能太多太复杂,

这一节大多数功能的参数只要照抄就行!

1.VAE

作为新手小白,我们没必要知道它的基础工作原理

只要知道VAE的作用就是加滤镜和微调照片

下面图片就是没加VAE和加了VAE的区别,

没加VAE的照片是灰蒙蒙的

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对照片的色彩没有特别要求的时候,只选定一个VAE来使用就可以。

下面这个就是我比较常用的VAE

2.迭代步数

简单的说,我们把在SD生成图片的过程当作在画画,迭代步数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这幅画上画多少笔

一般我们把参数设置在20~30之间

看下面的图,20步以下的图质量都不高

但不是说步数越多越好

超过30步部分电脑可能就带不动,无法生成照片了

所以,电脑配置稍微低一点的就设置在20~25

电脑配置比较好的就可以设置在25~30之间

3.采样方法

采用方法的不同就相当于我们画画的方式不一样

那这么多采用方法怎么选呢?

首先,我们看到别人好看的照片,可以看看人家用的是哪一个采用方法

如果实在不知道用哪一个,这里也给大家测试过了,

用下面框出来的几个,出来的照片质量比较高,而且出图速度也比较快

4.面部修复+高分辨率修复

这两个功能没什么好讲的,大家直接抄作业就可以!

面部修复:用在生成真人照片上

高分辨率修复:电脑配置好就可以用;电脑配置稍微差点的别开,否则照片无法生成

5.图片分辨率(图片大小)

这里的宽度和高度就是用来调节照片大小的

一般情况下:

生成正方形的照片:宽度512*高度512

生成长方形的照片:宽度512*高度768

电脑配置稍微差点的朋友们,千万别看网上设置成什么1024、2048,我们电脑跑不动哒!

6.生成多图

通过调整下面这两个参数,可以让我们一次生成多个图

假如我们把两个参数都设置成2

总批次数的意思就是生成两批

单批数量的意思就是一批生成两张照片

所以一共就会生成4张照片

在我们日常使用需要生成多张照片的

我们只调整“总批次数”就可以啦,这意味着我们照片是一张一张生成的

单批数量就意味着同时生成多张照片,这对我们的显卡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这个不要用!!

7.用脚本进行照片对比

我们生成一张照片会输入很多的关键词,

那我们怎么才能看到输入不同的关键词,

出来的照片有什么区别

或者加某个关键词和不加的区别呢?

那我们就要用到最下面“脚本”里的“提示词矩阵”,直接点击就可以

接着来到关键词的文本框

我们前面一直说在写关键词之前,先写照片的质量词

那我们就以这张照片为例子,

看看加上最高质量(the best quality)和不加有什么区别

书写的格式:把需要进行对比的关键词放在最后,用“|”把关键词和前面的关键词分隔开

也就是:关键词|需要对比的关键词

点击生成就会出现两张拼在一起的照片,

我们就可以看到加了“最高质量(the best quality)”的照片会更加清晰

那如果现在想要比较不同的采用方法下,迭代步数不一样,生成的照片有什么区别,该怎么操作呢?

这里用到的就是脚本里的“X/Y/Z图表”

在X轴类型里面选择“迭代步数”,右边的X轴值就输入需要进行比较的步数

在Y轴类型里面选择“采用器”,接着点击最右边的笔记本图标

那样所有采样器的名称都会出现在框框里面,可以自己进行删减

我们这里就选三个比较常用的采样器

这边X轴和Y轴的信息是可以全部换过来写的,看个人习惯

点击“生成”

就会生成这么一张大图

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不同的采用方法下,迭代步数为25的时候,生成出来的照片都差不多

这样比较下来,我们就可以选择自己更喜欢的采样方法和迭代步数了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