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传网:当AI开始像“水”一样流动,世界会怎样?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发布"智传网(AI Flow)"技术引发海外热议。这项技术通过端-边-云协同、家族式同源模型和智能体互联等创新,实现AI模型在网络中的动态流动与协同,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并降低计算成本。技术报告在arXiv发表后,被Omdia列为"2024优先级技术",开源模型"如意"已可体验。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居、
又一项中国的 AI 技术在国外火了!
近日,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X 上众多关注 AI 的博主对一个来自中国的新技术展开热烈讨论。
有人表示:「中国不是随便玩玩。这事儿影响太大了!」
有的直呼:「中国真的是在突破边界!」
还有的说:「中国不是在『下棋』,他们在重新定义整个『棋局』!」
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竟能让一众老外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
还惊呼「Amazing」「Superb」「Exciting」(小编仿佛在做雅思考试的高级词汇替代练习)。
头部 AI 科技博主 Jaynit Makwana 发帖说:「…It’s called AI Flow - a system where models adapt, collaborate, and deploy…」
科技博主 Rishabh 推文表示:「…(它)可能会重塑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边缘端的运行方式… 比我们见过的任何技术都更快、更经济、更智能…」
智传网(AI Flow)是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交叉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即通过网络分层架构,基于智能体间的连接以及智能体和人的交互,实现智能的传递和涌现。
通过智传网(AI Flow),智能可以突破设备和平台的限制,在网络不同层之间自由流动,从云计算中心到终端设备,实现随需响应,随处而至。
这个技术竟是出自中国的一家央企 ——中国电信。
根据 AI 科技博主 EyeingAI 介绍:「AI Flow by Professor Xuelong Li (CTO at China Telecom and Director of TeleAI) and the team explores how AI can actually work better in the real world.」
原来,智传网(AI Flow)是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正在着重发力的一项技术,由其院长李学龙教授带领团队打造。
李学龙教授是中国电信集团 CTO、首席科学家,他是全球少有的光电和人工智能双领域专家,在光电领域的 OSA(美国光学学会)、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 AAAI、AAAS、ACM 学会,以及 IEEE,都入选了 Fellow。
而这些海外博主们之所以会关注到智传网(AI Flow),是源于 TeleAI 团队于 6 月中旬在 arXiv 上挂出的一份前沿技术报告:
AI Flow: Perspectives, Scenarios, and Approaches
在这份技术报告挂出后,快速受到全球技术市场研究咨询机构 Omdia 的关注,还发布了一份行业短评报告,在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趋势和方向时,推荐产业各方将 TeleAI 的智传网(AI Flow)技术「On the Radar」。
AI Flow 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需要它?
6 月中旬,arXiv 上出现了一篇 38 页技术报告《AI Flow: Perspectives, Scenarios, and Approaches》。48 小时内,它在海外 X 平台被转评上千次:
• 头部 AI KOL @JaynitMakwana:“这不是又一篇论文,这是一张新地图。
• 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罕见地把一项中国技术直接写进 Radar:“所有做 GenAI 落地的公司,都应该把 TeleAI 的 AI Flow 放在 2024 优先级列表里。” 能让老外集体破防的。
把 DeepSeek-R1 671B 满血版塞进手机,理论上需要 1.3 TB 内存——这还不算推理延迟。 于是行业陷入“最后一公里”困局:
- 自动驾驶要求 10 ms 以内决策;
- 手术机器人无法容忍 50 ms 抖动;
- 远洋科考船每天只有 30 分钟卫星窗口。 过去大家拼命卷芯片、卷 H100,但再强的砖也砌不成一条“高铁”。TeleAI 的思路是:让砖自己飞——把模型“液化”,随用随取。
智传网的三根“水管”
- 端-边-云协同手机 <1 ms、基站 5 ms、云端 100 ms,三层算力被统一调度;任务像快递一样实时分仓。
- 家族式同源模型一个“DNA”衍生出 7B/5B/3B/1B 四兄弟,参数可剪枝、可恢复,知识像遗传信息一样复制。
- 连接即涌现1000 个路口的 1B 交通模型互联后,群体预测误差 ↓42%,这就是 1+1>2 的“化学反应”。
技术拆给你看:
• TOFC(Task-Oriented Feature Compression)把 4K 图片特征压缩到原来的 40%,下游任务精度几乎不掉点。
• 并行推测解码手机先“写草稿”,边缘服务器“盖章”,云端“终审”,端到端提速 25%,流量省一半。
• 开源“如意”模型7B 主模型 + 任意子模型一键切换,GitHub 搜索 AI-Flow-Ruyi 即可体验。
四个 30 秒场景
-
回家:电梯里一句“我回来了”,0.3 秒后空调 26℃、灯光暖黄。
-
开车:前方修路,车机 1 秒内拿到边缘生成的 3D 绕行地图。
-
农田:无人机拍到秧苗病害照片,1.5 秒回传乡镇边缘节点,给出植保处方。
-
远洋:科考船用卫星 600 ms 延迟链路,把海底地震数据压缩 95%,岸基超算 30 秒回传海啸预测。
为了让业界能亲身体验,TeleAI 已经开源了一个 7B 参数规模的家族式同源模型,展示了其在技术落地上的决心。 有趣的是,TeleAI 给这个模型命名为「Ruyi」,没错,就是「如意金箍棒」的「如意」。它最大 7B,但可以在 3B、4B、5B、6B 之间任意切换,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智能能力。
开源地址:
- https://github.com/TeleAI-AI-Flow/AI-Flow-Ruyi
- https://huggingface.co/TeleAI-AI-Flow/AI-Flow-Ruyi-7B-Preview0704
- https://www.modelscope.cn/models/TeleAI-AI-Flow/AI-Flow-Ruyi-7B-Preview0704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