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讲过的IO编程中,我们知道,CPU的速度比磁盘和网络设备的速度快得多。换句话说,CPU吃饭的速度飞快,硬盘和网络则是慢吞吞的老大爷,带着氧气瓶在跑步。CPU在做计算时速度极快,但一旦遇到IO操作(比如读文件、发送网络数据等),它就得耐心等待结果,整个线程停滞不前。这种情况,我们管它叫做“同步IO”。

 

一、同步IO:线程在等待中度过“空闲时光”

什么是同步IO?简单来说,就是当程序需要执行一个IO操作时,比如读取文件或等待网络响应,程序会停下来,等着IO操作完成后,才会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

来看个代码示例:

do_some_code() f = open('/path/to/file', 'r') r = f.read()  # <== 阻塞,等文件读取完成do_some_code(r)  # 只有在读取完文件后,才能继续

 

在这个例子中,程序一旦读取文件就“停住了”,等文件数据回来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代码。程序就像一个苦苦等待的茶壶,等水开了才能继续做饭。这个过程阻塞了当前线程,导致我们只能等待IO完成。

 

 

二、多线程与多进程:为了解决这个痛苦,我们拼尽全力

为了避免同步IO导致程序卡在某个地方,许多开发者选择多线程多进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多线程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即便一个线程在等待IO,其他线程依旧可以运行。

但是,线程数量是有限制的!如果线程过多,系统的开销会变得巨大,你要花很多时间在线程切换上,而不是做实际的计算。这就好比你要安排很多小组工作,但每次切换任务都得拖慢效率,最终还不如干脆一个人做。

于是我们想:“如果IO这么慢,为什么不做个‘懒人’解决方案呢?”

 

 

三、异步IO:程序,起飞!

于是,异步IO诞生了!异步IO的工作原理就是,当代码执行到一个耗时的IO操作时,它不等待,而是立刻去做其他事情,等IO操作完成时,再回来处理结果。

想象一下,代码像个闲不住的工作人员,执行到一个需要等待的任务(比如IO),它立刻去处理下一个任务,而不是在原地等待。直到IO任务完成,工作人员会被提醒:“嘿,任务完成了!来处理下!”

3.1 异步IO的工作流程

异步IO依赖于消息循环。你可以把消息循环想象成一个持续不断接收和处理“事件”的队列。

loop = get_event_loop()while True:    event = loop.get_event()  # 获取事件    process_event(event)  # 处理事件

 

这个循环会一直执行下去,类似于GUI程序中的主线程,不断地读取并处理用户的操作(比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一旦程序遇到IO操作,它就发出请求,继续处理其他任务,直到IO操作完成再来处理结果。

这就像我们在使用桌面应用程序时,程序不停地响应用户的操作,哪怕你在打字、点击按钮时,程序的主线程也能不间断地处理你的请求

 

3.2 如何解决“同步IO卡死”的问题?

当程序遇到IO请求时,异步IO不会让线程停下来等待。相反,它会立即结束当前任务,进入下一轮任务的处理。等到IO完成时,程序会收到“IO完成”的消息,并能迅速进行后续处理。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同一个线程中同时处理多个IO任务,而不需要切换线程。异步IO就像一个魔术师,让程序在等待IO时依然能高效运行,完美解决了IO密集型应用的瓶颈。

 

四、什么时候用异步IO?

异步IO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处理大量的IO请求时,能有效提升性能,避免浪费时间在无聊的等待上。因此,它特别适合用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文件操作、网络请求等的场景。比如,web服务器、聊天应用、爬虫等都能从异步IO中大大受益。

 

 

* 总结:是时候让程序“多干点事”了

异步IO让程序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多个任务,而不需要为每个任务开辟一个线程。它是一种聪明的方式,让CPU在等待IO操作时不闲着,继续忙活其他事情

通过异步IO,你可以让你的Python程序像一个高效的超级秘书,一边等着文件的结果,一边帮你处理其他任务,而不会浪费时间。让我们在面对海量IO请求时,不再心慌意乱,尽情享受高效编程的乐趣!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