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给大家分享一下八年级信息技术python浙教版电子书,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点。下面详细解释一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从2020年9月1日开始,浙江3~9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将替换新的教材。其中变化较大的是,8年级将新增Python课程内容pythonturtle画扇形。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天起,Python正式成为浙江中学生信息技术必修课!

新高一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由VB替换为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网友们直呼:我连Excel都还没整明白,人家后浪们就开始学Python了。

从的教材目录上我们可以看到,不止是初中,从小学阶段开始,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3年级新增了“信息社会”和“网络生活”,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知。

4年级新增了“走进多媒体”、“制作演示文稿”和数字名片(H5),让学生提早学会这些现在每个职场人都需要的基础技能。

5年级加入了“算法和程序设计”,让学生对编程有一定的掌握。

6年级出现了“大数据”、“初始人工智能”、“万物互联”,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其实看到这个消息,幻星姐姐并不惊讶,以后这样的好消息也将会越来越多。

但这并不是后浪越来越强了,而是在后浪们的时代,将有新的技能需要掌握了。

前浪们学会了英语,让英语变成人人都会的基本技能。中浪们学了使用电脑,享受了信息时代的方便快捷。

在后浪们的人工智能时代里,各行各业都将用到编程,所以后浪们从小学习编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也是希望跟发达一样,能够尽早培养出新一代的“编程后浪”。

除了浙江教材改革提升了Python的地位之外,还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学科大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小初高三个阶段的教材调整,只是教材改革的其中一部分。对于“学科大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也就是教材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学科大概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学科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社会、信息系统;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明确学科大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呢?

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吃过的饭菜都忘了,可它们组成了我们的骨骼和血肉。在我们吃下去的时候,影响就已经产生了。

同样的道理,学一样东西,学完了之后过一段时间我们还是会把它给忘了。但即使你想不起来,它对你的影响从学的时候就产生了,并且持续存在。

这样的知识,才是重要的知识,才能够迁移到其他学科,真正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就是学科大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要学完之后留存更多可迁移的知识。

小初高三个阶段的教材修订内容

小学阶段的修订,主要是六年级的一些课程提前到五年级学,五年级的课程增加课时。

到六年级下册,开始有PBL、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但主要还是想让孩子们有一个扎实的基本概念模型。

初中阶段,八年级上册开始学习Python,每周1~2课时。但此时的编程语言与概念还没有建立起联系。

到这里不得不提,为什么初中可以学习Python呢?因为语法简洁易学,而且能够和之前学到的大概念结合起来。

到了高中阶段,内容偏重于导向性。初中阶段的内容终还是要服务于高中课标的。

选择性必修内容6个模块分为两组,其中1~3为一组,为高考选考内容。

PBL(项目制学习)指导意见

PBL在新课标中的含义是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流程是:提出任务、讲解标准、自主探究、展示分享、评价点拨。

PBL会给学生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挑战,任务的实施往往涉及到角色扮演。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更加强调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果是以作品或绩效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以考试的形式。对绩效和作品也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让学生有清晰的方向。

PBL本次是作为指导意见出现的,但如果PBL做得好,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