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貌似把第一个工作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有心情把这篇文章补上.

工作中碰到了time.perf_counter这个方法,网上只查到很少的信息,

中文简介如下,其实就是对官方文档的一个翻译,也没看到具体用法

time.perf_counter()

返回性能计数器的值(以分秒为单位),即具有最高可用分辨率的时钟,以测量短持续时间。它包括在睡眠期间和系统范围内流逝的时间。返回值的参考点未定义,因此只有连续调用结果之间的差异有效。

https://www.rddoc.com/doc/Python/3.6.0/zh/library/time/

所以自己看了看代码又写了几行代码测试下,感觉这个函数就是个计时器

import time

def func():

time.sleep(1)

a=time.perf_counter()#第一次调用per_counter,所以a值应该为零,但是他不是刚好为零

print(a)

print(round(a))#把a四舍五入验证下

print(type(a))#验证a是浮点数

time.sleep(5)

b=time.perf_counter()#sleep5秒后,b的值就应该是5

print(b)

func()

运行结果:

de0de23b595e7b7a26201437e5ba1d9e.png

perf_counter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函数1中调用了函数2,函数2中先调用了perf_counter,那么perf_counter的第一次计数就是从函数2中的调用算起.

我有写了个函数2:

7d32b3ab61d4e36ad6ba3246d47eead0.png

然后改写函数1,调用函数2,

import time

from per_counter2 import func2

def func():

func2()#func2先执行了一次per_counter,所以下面代码的调用从第二次调用开始

time.sleep(1)

a=time.perf_counter()#因为上面func2已经调用过一次per_counter,所以a此时应该等于1,不在是0

print(a)

print(round(a))#把a四舍五入验证下

print(type(a))#验证a是浮点数

time.sleep(5)

b=time.perf_counter()

print(b)

func()

执行结果:

af725d0f9f46bae6d368d7922447e92b.png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