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图片

——

正文:

2025年4月29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最新人形机器人研报:Humanoid: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人形机器人机器人:5万亿美元全球市场),报告深度探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价值链上的最佳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图片

值的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曾于2025年2月6日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报告:Humanoid 100(人形机器人100: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梳理),报告按“大脑(Brain)”“身体(Body)”和“集成商(Integrators)”三个类别详细梳理了人形机器人领域核心供应链上市公司(共100家)、技术发展、投资机会、市场潜力以及未来趋势;整份报告围绕Humanoid 100清单展开,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建议。

大摩两份研报皆肯定了肯定人形机器人行业广大前景,相较于2月份研报围绕Humanoid 100清单展开,最新研报更侧重于商业化模式探索和技术层面解读,也是往期研报的延伸版

整理核心观点:

  • 市场规模: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和存量呈现阶段性增长路径;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存量有望突破10亿台(仅计算最终设备销售),远超如今全球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其中中上收入国家(如中国、巴西等)将成为主要市场,预计装机量占比超过50%;其次是高收入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占比约30%;中国后续有望成为最大单一市场,全球占比约30%;

  • 产业链价值分布:在众多参与者中,拥有机器人大脑、身体、品牌和生态系统的集成类人形机器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具备最高价值(如特斯拉等),其次是独立大型机器人模型开发者(如英伟达、谷歌等);供应链组件玩家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市场规模潜力、技术壁垒和下游机器人需求,处于不同竞争格局,潜在的领导者在于传感器、行星滚珠丝杠和谐波减速器;其中,供应链层面,中国最具优势;本章节重点提到特斯拉、英伟达、谷歌和华为;

  • 最佳商业模式:类人机器人价值链在高度智能化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与智能手机和自动驾驶电动车价值链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认为在类人机器人价值链中,机器人大模型将是一个更为整合的市场,要求高度的可扩展性,而机器人集成商则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为分散的市场,尤其是用于商业用途的机器人;供应链各组成部分的市场动态在技术壁垒和总可寻址市场(TAM)潜力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

  • 商业化落地场景:工业和商业环境中的商用(ToB)机器人可能会率先实现销量增长,但鉴于不同的工作要求以及对集成商的不同专业需求,我们预计该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高度分散;家用(ToC)机器人销量增长可能需要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家庭使用市场可能比商业用途更加集中;后续同时布局家用和商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集成商最具价值;

  • 人形机器人降本和关税影响:人形机器人成本降低的巨大潜力,中国供应链对此起着决定性作用;短期内,贸易紧张局势下美国BoM成本将显著高于中国,但不会阻碍人形机器人的采用;

  • 核心、价值性玩家:报告列出全球20家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公司:4家机器人集成商、7家机器人“大脑”供应商和9家机身供应链企业;

温馨提示:报告仅展示部分内容,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报告完整版翻译、解读和下载本篇报告,查看完整版内容:(摩根士丹利][翻译]Humanoid:A $5 Trillion Global Market(人形机器人:5万亿美元全球市场);与93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