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uml建模工具

建模工具应该具有的功能

  • 绘图
  • 存储
  • 一致性检查
  • 对模型进行组织
  • 导航
  • 写作支持
  • 代码生成
  • 逆向项目
  • 集成
  • 支持多种抽象层和开发过程
  • 文档生成
  • 脚本编程

工具主要有
Rose
PowerDesinger

2、StarUML的模型、视与图

starUML中清晰地区分了模型(model),视(View)与图(Diagram)的概念。
模型是包含软件模式信息的元素。
视是模型中信息的可视表达法。
图是表示用户特定设计思想的可视元素的集合。

3、创建模块

模块是一种包,他提供了对starUMl功能与特征的扩充,模块的创建可以是几种新扩充元素的结合。不单可以为某用途对一个独立的模块配置扩充元素,而且还可以在同一模块中创建同一类型的扩充元素。

starUML的模块有下列功能

  • 扩展主菜单,或弹出菜单
  • 添加新方法(approach)
  • 添加新轮廓(profile)
  • 通过构造型(stereotype)或表示法(notation)的扩充添加新元素
  • 通过(com服务器或简单的脚本文件)实现新的功能
  • 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
  • 其他的插件(add-in)功能
4、创建类

创建atrribute属性和operation方法
对属性或操作设置数据类型
类属性的常见属性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用例图

用来描述将要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系统的使用场景
作为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基础,促进各阶段开发工作的进展。
用于验证与确认系统需求。

用例图由以下元素组成。
参与者(Actor):也称角色,代表系统的用户
系统边界(System scope):它确定系统的范围
用例(Use case):代表系统提供的服务
关联(Association):表示参与者与用例间的关系
下图中,所有用例都放置在系统边界内,表明它属于一个系统,参与者放在系统边界的外面,表名参与者并不属于系统。但是参与者负责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与其相关联的用例的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参与者(角色 actor)

是系统外部的一个人或物,以某种方式参与了系统的执行过程。用直立人来表示
参与者的作用:
1、建立系统的外部用户模型
2、对系统边界之外的对象进行描述

参与者实际上就是类

7、用例(就是谁干了一件什么事)

用例是对一组动作的描述,系统通过执行这些动作将对用例的参与者产生可以看到的结果。用来描述参与者可以感受到的系统服务或功能。

用例用实线椭圆来表示

用例的特点:

  • 用例是从系统的使用角度描述系统中信息,即在系统的外部能看到的系统的功能,而不考虑系统内部对该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 用例沟通了用户提出的一些课件需求,对应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是面向独享分析与设计的起点,是类,对象、操作的来源
  • 用例通常由某个参与者来执行
  • 用例把执行的结果反馈给参与者
  • 用例在功能上具有完整性,即它从参与者接受输入,产生的结果最终再输入给参与者
8、用例描述

用例就是需求的文字性描述,说明系统如何工作的功能性或者新微信需求。
用例描述一般包括,用例编号、用例概述(说明)、前置(前提)条件、基本事件流、其他事件流、异常事件流、后置(事后)条件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例并不是系统过得全部需求,用例描述只是功能性方面的需求。

关联用于表示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产于这使用了系统中的哪些服务。或说系统中所提供的服务(用例)被哪些参与者说使用。

一个简单的系统用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用例之间的可视化表示

用例与用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泛华关系,包含关系,扩展关系

  • 1、包含关系
    包含关系指的是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用例(基本用例)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包含用例)的行为。即基本用例用到包含用例
    使用带虚线箭头表示,并在线上标记inclu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扩展关系
    扩展关系的基本含义与泛华关系类似,extend关系是对基本用例的扩展。基本用例是一个完整用例。不需要子用例参与即可完成。
    extend的基本用例将存在一个扩展点,当扩展点被激活时,子用例才会被执行。
    基本用例必须声明若干扩展点(extension piont)而扩展用例只能在这些扩展点上增加新的行为和含义。
    也就是扩展用例并不在基本用例中显示

在如下情况下,使用扩展用例:
1、表名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系统行为
2、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执行分支
3、多个扩展点的插入,其插入的顺序决定了执行顺序
使用带虚线的箭头表示,并在线上标有exte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3、泛化关系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当多个用例共同拥有一种类似的结构和行为的时候,可以将他们的共性抽象成父用例。其他用例泛化成子用例

子用例是父用例的一种特殊形式,子用例继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结构,行为和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分组关系
    将多个相关用例放在一个包中组织起来。
10、用例图建模技术及应用

创建用例图模型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

  • 识别出系统中的角色和用例
  • 区分用例之间的先后次序
  • 创建用例图模型结构

1、识别出系统中的角色和用例
创建用例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找出系统的角色和用例。
有系统分析员和用户沟通来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是先列出角色清单 ,在对每个角色列出他的用例,问题就会变淡容易得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例描述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区分用例有限次序
用例之间可能有逻辑或者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3、构建用例图模型
将已经确定并细化的角色和用例放入用例图中,在借助包含、扩展和泛化的关系给出用例之间的结构模型。
在系统需求分析中考虑:
系统用例图模型需要哪些视图
每个视图包含什么内容
视图中成员是否需构成包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
1、系统参与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图书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图书借阅和还书用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的整体用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一个进销存系统用例图

1、需求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建立用例图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库存管理子系统用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