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工智能.归结原理完备性证明(详细)
写在最前本文为博主复习高级人工智能这门课程时,针对于归结原理完备性证明这一问题,所做的笔记。这是国科大本门课程的必考题,步骤较为详细,建议理解后记忆。回顾:归结原理在命题逻辑中的归结规则是一个单一的有效的推理规则,从两个子句生成它们所蕴含的一个新的子句。归结规则接受包含互补的文字的两个子句 - 子句是文字的析取式,并生成带有除了互补的文字的所有文字的一个新子句。形式上,这里的ai和bj是互补的文字
写在最前
本文为博主复习高级人工智能这门课程时,针对于归结原理完备性证明这一问题,所做的笔记。这是国科大本门课程的必考题,步骤较为详细,建议理解后记忆。
回顾:归结原理
在命题逻辑中的归结规则是一个单一的有效的推理规则,从两个子句生成它们所蕴含的一个新的子句。归结规则接受包含互补的文字的两个子句 - 子句是文字的析取式,并生成带有除了互补的文字的所有文字的一个新子句。形式上,这里的ai和bj是互补的文字:
归结规则生成的子句叫做两个输入子句的归结(resolvent)。
当两个子句包含多于一对的互补文字的时候,归结规则可以(独立的)应用到每个这种文字对上。但是,只有要消去(resolve)的文字对可以去除:所有其他文字对仍保留在归结后的子句中。
完备性证明
若证明归结原理,即证明:若KB|=α,则 KB⊢ α,
即证明:若(KB ∧ !α)是不可满足的,则KB⊢ α。
令S={KB, !α},RC(S)为S使用归结原理得到的所有子句的集合。
下面我们证明:若S不可满足,则RC(S)包含空子句。
即证明其逆否命题:若RC(S)不包含空子句,则S可满足。
我们构造如下指派m:若RC(S)包含一个子句,该子句包含!Ri,且该子句中的其他文字都已被指派为False,则将Ri指派为False,否则将Ri指派为True。
下面证明在m下RC(S)为真。
假设我们对Ri的指派导致RC(S)中首次出现为False的子句,则该子句必然为如下两种形式之一:
- False ∨ False ∨ False … ∨ Ri
- False ∨ False ∨ False … ∨ ! Ri
若RC(S)仅包含上面两种形式的其中一种,则我们指派Ri后,必然不会出现False的子句。因此,RC(S)同时包含上述两种形式。
由归结原理,它们归结的子句也应该在RC(S)中,则该子句已经为False,这与“对Ri的指派导致RC(S)中首次出现为False的子句”矛盾。
因此,逆否命题成立,即原命题成立,若S={KB, !α}不可满足,则RC(S)包含空子句。因此,归结原理的完备性得证。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