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AI新物种:大模型、Agent、MCP、A2A
文章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解释了AI领域中的几个新概念:大模型、Agent、MCP和A2A。大模型如ChatGPT是被动的知识库,而Agent则是主动的、结果导向的,能够自主完成任务。MCP是多个Agent组成的协作网络,A2A则是Agent之间的直接协作。文章强调,知识库是Agent发挥价值的基础,个人知识库能够训练出更懂用户的专属Agent。面对AI革命,作者建议不要恐惧,开始构建个人知识库,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各种AI新概念刷屏:Agent、MCP、A2A...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术语,让不少技术小白朋友直呼"看不懂"、"太复杂"。
说实话,我能理解这种感受。我心想:这些概念对没亲身体验过的朋友来说,确实有点像天书啊!
作为一个曾经的程序员,我对这些概念倒不陌生。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不是天天和这些AI工具打交道,可能也会一头雾水吧?毕竟,谁没有过看到一堆专业术语就头大的时候呢?
所以今天,我决定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结合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帮大家理解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AI新物种。别担心,看完这篇文章,你绝对能跟朋友装起来了!
一、大模型VS Agent:一个志愿者故事告诉你区别
先说说大模型。简单来讲,大模型就像一个知识渊博但有点"死板"的顾问,你问它问题,它会基于已有的知识给你答案。比如ChatGPT、Kimi、Deepseek、Gemini等,都是典型的大模型。
但大模型有个特点:它是被动的,等着你来问,你问什么它答什么。就像一个百科全书,需要你主动去翻阅。
而Agent呢?它则是主动的、结果导向的。
我想分享一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最近参与了破局俱乐部面向行动家的一个公众号培训营,担任助教,负责配合20位志愿者服务学员。这个培训周期长达三个月。
我们需要统计学员的公众号更新情况,但问题来了:这些行动家们都超级忙!他们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想要的太多,又有自己的工作(很多还是创业者),时间特别紧张。
让他们额外回填表格或做接龙?参与度低得可怜。这可把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愁坏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面对同样的困难,不同的志愿者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
有些志愿者会说:"表格没人填,接龙没人接,太难了!"然后就卡在那里,等待指示。
而优秀的志愿者则会主动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先用AI统计,不行;再试接龙,还是不行;最后发现,直接打个电话问"这周发了几篇文章,最高浏览量是多少",简单两句话就解决了问题。他们会不断尝试不同方案,直到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这就是Agent与大模型的本质区别!
大模型就像那些等待指示的志愿者,你给它一个问题,它给你一个答案,但不会主动解决问题。
而Agent则像那些优秀的志愿者,它是结果导向的。你给它一个目标,它会自主思考、规划路径、尝试方案,直到达成目标。它不仅会问你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还会在遇到障碍时自动调整策略。
我第一次体验Manus这样的Agent时,真的被震撼到了!为了帮我做一个"AI日报"的程序,它会自己去安装软件,发现不合适后又删除,再尝试其他方案,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看到这一幕,我内心直呼:这不就是我梦想中的优秀员工吗?!
二、Agent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懒人福音来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团队中有这样一群"数字员工",他们能够自主完成任务,不需要你事无巨细地指导,会怎样?
这正是Agent带来的变革。未来的组织结构将不再仅由人构成,而是人+Agent的混合团队。
比如,在一家艺人公司中,可能会有负责社交媒体的Agent、负责日程安排的Agent、负责内容创作的Agent等。你只需要明确目标和要求,这些Agent就能协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说实话,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懒人",这简直是我的终极梦想!想想看,以后我们可能只需要说:"帮我准备下周的培训材料",Agent就会自动收集资料、设计PPT、准备讲稿,甚至模拟可能的问题和答案。而我们则可以把精力放在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或者...多陪陪家人,多跳跳拉丁舞?
正如红杉峰会上提到的:"AI不再卖工具,而是卖收益。"Agent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聪明,而在于它能为我们创造多少实际价值。
三、MCP与A2A: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很简单!
说完Agent,我们再来看看更高级的概念:MCP和A2A。别被这些缩写吓到,其实很好理解!
MCP(Model-Context Protocol)是模型上下文协议。简单说,就是多个Agent组成的协作网络,每个Agent有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复杂任务。
就像...嗯...想象一下我们的公众号培训营团队:有负责内容审核的、有负责学员服务的、有负责技术支持的,大家分工合作,无缝衔接。MCP就是这样一个由多个专业Agent组成的"超级团队"。
A2A(Agent to Agent)则是Agent之间的直接协作。在这种模式下,Agent不仅能与人类交互,还能与其他Agent交流、协商、分配任务。
举个例子,当你说"帮我策划一次东京旅行"时,你的主Agent可能会调用旅行专家Agent来规划行程,调用预算Agent来控制费用,调用翻译Agent来准备日语常用语,它们之间自主协作,最终为你呈现一个完整的旅行计划。
这种协作模式的出现,标志着AI从单点能力向系统能力的跃升,将极大地拓展AI的应用边界。
说实话,每次想到这些,我都忍不住感叹:这不就是我们梦想中的"超级助理团队"吗?而且他们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不会请假,24小时随叫随到!(好吧,我承认我有点懒...但这不正是科技进步的意义吗?让我们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知识库:Agent发挥价值的基础,这才是重点!
说了这么多高级概念,你可能会问:这些与知识库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知识库是Agent发挥价值的基础!没有知识库,Agent就像没有燃料的火箭,再厉害也飞不起来!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Agent没有任何知识,它能做什么?即使它有再强的自主性和结果导向的特质,没有知识作为支撑,也只是一个空壳。
而知识库,正是为Agent提供知识的关键途径。特别是个人知识库,它包含了你的思考、经验、偏好、工作方式等个性化信息,是训练专属Agent的最佳"养料"。
我一直强调:"让AI懂你,AI才能更好地帮你。"
当你持续地将自己的思考、笔记、项目资料、沟通记录存入个人知识库,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标记,你的知识库就如同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化的"数字自我"。当Agent与这个知识库深度连接后,它就能逐渐学习和模仿你的思维方式、决策逻辑和行为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说:"知识库+AI才有未来,且未来不可限量。"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那堆积如山的笔记本和各种收藏的文章链接。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收集控",囤积了太多用不上的资料。但现在看来,这些年的"囤积癖"终于要派上用场了!它们将成为训练我专属Agent的宝贵资源。(看吧,我的"囤积"是有远见的,哈哈!)
五、未来已来,我们如何准备?
面对这场AI革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不要恐惧。技术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正如我常说的:"AI技术应重在解决问题,释放人力,让人有更多时间做温暖的事。"比如,多陪陪家人,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我跳拉丁舞
其次,开始构建你的个人知识库。这不仅是为了当下的效率提升,更是为了未来与Agent的深度协作做准备。别担心完美,从记录今天的一个想法、一次学习心得开始就好。记住,不怕慢,就怕停!
最后,培养与AI协作的能力。在AI时代,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会什么",而是"能让AI帮你做什么"。学会清晰地表达需求,理解和评估AI的输出,利用AI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这些都将成为未来职场的必备技能。
记住,与AI共舞,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而知识库,正是你在这场共舞中的最佳伙伴。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理解了大模型与Agent的区别,探讨了MCP与A2A的协作模式,以及知识库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AI新概念,看清技术发展的方向,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你对Agent有什么理解?你是否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库?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

GitCode 天启AI是一款由 GitCode 团队打造的智能助手,基于先进的LLM(大语言模型)与多智能体 Agent 技术构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多模态的创作与开发支持。它不仅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还具备处理文件、生成 PPT、撰写分析报告、开发 Web 应用等多项能力,真正做到“一句话,让 Al帮你完成复杂任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